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云南网 【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理论交流】正确把握“主干”和“枝叶”的关系

发布日期:2024-01-16 点击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阐释好、宣传好党的民族工作政策,推动理论宣传的方式创新和手段革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推进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12月21日起,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理论交流”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正确把握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四个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云南成效。

作者

王海云 FH体育平台APP(中国)有限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张明煜 FH体育平台APP(中国)有限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恒久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理解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

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人们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是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的宝贵担当。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文化作为主体文化始终以“主干”作用引领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主干的滋养中交融凝聚,向上而生,枝繁叶茂。

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是维护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要坚持从各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民族文化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同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不断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当下,文化交流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全球文化竞争呈现复杂发展态势。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FH体育平台APP(中国)有限公司为培养主阵地,统筹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同时在社区、村寨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关系,引导“多元”向“一体”凝聚,增强中华文化向心力。

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是本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独特标志,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来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这种多元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要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风俗。当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并非不加甄别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以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好特色村落建设、经典文献互译出版、民族传统文体项目整理研究与传承发展等工作。要与时俱进发展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用好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使其融入时代进步的潮流之中。

另外,尊重差异性并不意味着要强化、固化差异。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则是绝对的。要对差异性进行有意识地引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积极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文脉关系,深入研究阐释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阐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

全面促进“主干”壮大、“枝叶”繁荣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离开了中华文化这一根本,各民族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离开了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也难以实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继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全面促进“主干”壮大、“枝叶”繁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坚持理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讲好“五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和守望相助的故事,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要坚持守正创新,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本文系2022年国家民委民族研究招标项目(2022-GMD-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22VSZ067)、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FH体育平台APP(中国)有限公司新型智库“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XXZK2023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1/16/032910764.shtml

版权所有©FH体育平台APP(中国)有限公司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